“音乐盒”是伦敦当代媒体学院(LCCM)的一个立方体校区。建筑采用黄金分割比例,分为两部分。建筑形式的纯粹性在简约的外部界面上有所反映,但真正定义建筑的是对立方体形式的再创造,从而区分出音乐学院和上面10层的经济住宅。
LCCM新校区需要一个独特的创意环境;一个推进艺术和智力探索的空间,以推进现代音乐的哲学研究,同时成功地将教育设施与混合住房组合起来。
这个概念和建筑营造方法源于学院,他们希望将内部的创意能量与大众进行分享,以扩大影响力。“音乐盒”包括四层排练和表演空间,一层咖啡厅,地下酒吧和音乐厅,它是欧洲唯一一所只专注于当代音乐的音乐学院。
该建筑作为一个城市标志,在南华车站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南入口之间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走廊。
建筑内采用几何指针,便于寻路。
建筑设计成一个精确的立方体,不同的功能区由一条纵线划分,这条纵线源于黄金分割比。
卓越的声学工程,抽象的形状,以及用创新的独立钢结构建造的“漂浮空间”,都有助于音乐学院和上方住宅单元之间的隔声处理。
“音乐盒”的底座选取超大的白釉面砖,使用荷兰式砌合法,在大体量的基础上营造人性化的尺度,作为对周围环境和铁路高架桥厚重感的回应。
15米高的建筑由一系列深凹的长窗点缀,在考虑立面构成的同时,精心放置以保持建筑的坚固性。同高的凹陷,与高架桥建立联系,分隔了联合街的东侧和西侧,从东面看,建筑仿佛悬浮在轨道之上。
建筑融入环境,可持续砌体材料和砖的使用反映了周边环境特点,同时也赋予建筑独特的性格特点。
新奇的是,立面上的三维投射图案就像一张吉他曲谱。其实环绕建筑一周,这栋建筑就会“播放”埃里克·克莱普顿的《白色房间》片段(原唱Cream)。
一个结构复杂的8米悬臂使学院沐浴在阳光下,主要工作空间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景色,从外部可以一览本国唯一的当代音乐学院。这一设计还创造出更多的室外公共空间,同时兼具通风口的功能。
上方建筑与外部通风井垂直连接,通风井外皮使用了珐琅,形成了建筑的锯齿状外观,类似钢琴键。
为了保持立面清洁,玻璃是固定的,通过外部扇翼进行室内外的空气交换,这也让建筑获得“优秀”节能评级。
建筑内部,学院每层都有一套配色方案,充满活力的橙色、蓝色和绿色涂料有效柔化了生硬的混凝土表面。在顶层公寓中,传统受到颠覆——卧室在较低的楼层,而起居区域在顶部。这便于人们进入露台,欣赏伦敦壮观的天际线。
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
译者 : 闫盛康